错时上下班快来了!济南破解“堵局”要放大招
2016-01-11 08:11:55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有网友表示,随着济南车辆的急剧增加,加上现在不少单位都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错时上下班效果将再不明显。“送孩子时间很早,如果上班时间推迟,这段时间我去哪?不是增加了我开车在路上的时间?”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有这样担心的市民也不少。
网友“星沙征途-小卢”认为,此举治标不治本,“交通拥堵的原因不仅仅是车多,更多的时候是一座城市素质的体现。”
专业人士称,要让错时上下班真正起到缓堵功效,必须配套其他政策,比如推行弹性工作制、提倡远程办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尤其离不开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支撑。国外经验表明:错时上下班制度取得的良好成效,是基于人们优先采用大容量、集约化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理念之上的。
济南为什么这么堵?
为什么要实行错时上下班?原因主要是因为拥堵。那么,济南为什么这么堵?对此,相信每一位市民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在上述专题会上,市公安局《关于我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有关情况的报告》,对济南拥堵进行了全面量化剖析。
●中心城区交通量聚集,新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潮汐交通、长距离交通增多导致私人机动化出行急剧增加,以7.9%的市区面积集中了济南市30%的机动车出行量,早晚高峰上下班(学)交通流占比80%,小汽车出行占比15.5%。
●小汽车高增长、非理性使用。济南市有车市民工作日平均使用小汽车的频率为2.9次/日,节假日为2.5次/日,个体机动化出行距离分布在5公里以内的比例高达32.5%。
●城市道路路网密度相对偏低,结构比例不合理。济南市主城区路网密度为4.81km/km2,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5.6—7.4km/km2)的下限,主、次干路和支路的比例为1:0.56:0.63,次干路、支路占比低,不符合国家1: 1.3:3.5的比例标准。
●公共交通承载能力和分担率不高。济南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仅为25%,较2011年下降了4.69%,且仍在呈下降趋势。
●慢行交通系统功能薄弱。济南市慢行交通通行环境较差,道路修建过多倾向于机动车道,甚至挤占自行车道、人行道,缺乏立体人行过街设施,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方式与5年前相比分别下降5.8%、5.2%。


-
多地密集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
2025-06-27
-
济南:可支付公积金购买保障房,首付款最低15%
2025-06-26
-
央行新规:8月1日起,现金买黄金钻石超10万元需上报
2025-07-02
-
多地密集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
2025-06-27
-
济南:可支付公积金购买保障房,首付款最低15%
2025-06-26
-
刚刚,潘功胜宣布!央行发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2025-06-18
-
最新部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涉及房地产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