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周末爆堵成新常态 济南拟建4处慢生活街区
2016-01-14 08:57:51 来源: 齐鲁晚报
“这条马鞍山路车不少,拥堵一直很常见。”私家车主郑先生表示,如果这一片区限制机动车出行,势必会加大临近的经十路等路段的交通流量。况且经十一路商圈还分布着信义庄社区以及多家单位宿舍,居民拥有的小汽车数量很多,再加上各驻区单位,还有更多社会车辆要通行该区域。
在经二路华联商圈,华联商厦和西市场周边十分热闹,“这里好像除了能购物,周边也没有什么娱乐休闲场所。”在华联商厦购物的市民陈女士说,在此建慢行街区挺好,但商圈供市民休闲的场所太少。
西市场一位摊主则无法想象在此建慢行区,他说,“如果限制机动车出行,批发、送货、发货的三轮车就会受限,这样一来西市场还怎么做生意?”
历城区花园路素有该区第一商业街的美誉,10日上午10点多,花园路北侧洪楼商圈聚拢的人气已经十分可观,不论是商场、教堂、洪楼广场、山东大学洪楼校区,都对市民形成了不小吸引力,而作为济南不多的横贯东西的主干道,花园路车流量也很大。“花园路是商圈里最繁华的,让花园路限行也不大可能。”在山大洪楼校区读大三的小陈表示,在商圈北部区域限行可能容易些,但那里繁华程度“降了好几个档次”。
专家
发展慢生活区得多部门协力
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慢生活在国际上是一种先进的理念,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没有快速的交通工具,以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主,二是提倡出行和工作的一种生态方式,三是要有与之匹配和适应的慢环境,比如慢行绿道和休闲娱乐场所等等。”
打造慢生活街区,限制机动车通行是首要前提,但如何限却是一个系统工程。“打造慢生活限制了机动车的出行,但人们出行的需求不会因此减少,要把限行坚持下去就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满足出行需求,比如周边设置停车场、规划设置摆渡公交线路。”业内人士张先生表示,慢生活区集吃、住、行、游、购、娱多功能于一身,这是一个“大人文生态系统”,随着其日渐成熟,将对居民、游客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交通出行也将增加更大压力。
事实上,建设、推广慢生活街区需要经历阵痛期。去年仅3天的慢生活体验,不仅对周边交通产生了压力,也对周边商业综合体产生一定影响。山东恒隆地产工作人员罗以恒表示,当时限行三天,恒隆广场车流、人流明显下降。济南世茂国际广场工作人员梁莉也介绍,“9月19日、20日、22日限行那三天,客流量减少了5000人左右,销售额减少100万元左右。”

-
住建部:多管齐下 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025-07-07
-
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支持房贷“商转公”
2025-07-04
-
多地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 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025-07-04
-
百强房企6月业绩环比增14.7%,释放企稳信号
2025-07-04
-
济南高品质住宅标准增加“首季即供暖、交房即办证”“泉水入户”等要求
2025-07-03
-
2025楼市半年考:地方数百条政策“稳市”,核心城市出现企稳迹象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