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钉子户终拆除 济南北大槐树棚改项目安置房开始回迁
27日,经过7年建设,北大槐树棚改项目安置房全部竣工,命名为龙槐雅苑。回迁安置房共10栋高层住宅,于2014年3月开建,共涉及住宅4266套,建筑面积约28.41万平方米。
-
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多地加快推进户籍改革
要解决北京这样特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需要再有十个类似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才行。于是,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成了吸引人口的重点所在,这些城市也迎来了做大做强的好时机。
-
女子将房屋委托出租 房租忽高忽低引质疑
青岛的崔女士将自己在济南世茂国际广场的公寓楼委托给青岛拜登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拜登”)进行出租。按照双方合同约定,拜登将房屋租赁费用的50%作为分成分给崔女士。
-
租购并举背后货币乘数变化:房企不再依赖银行信贷
种种迹象表明,住房租赁正由顶层设计转入实践探索,房地产行业进入大租赁时代。从去年开始,万科、龙湖、旭辉等房企开始布局长租公寓。租赁市场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后的红利”?
-
楼市分化进入新周期:一二线“遇冷” 三四线“发烧”
历经“9·30”“3·17”两轮房地产调控持续发力,一二线城市齐齐进入环比“量价齐跌”阶段,周期性拐点正在不断逼近。
-
31部门联手严惩失信房企:拿地审批发债融资全部
日前,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住建部等31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对房地产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推出37条惩戒措施,对失信的房地产企业、个人进行联合惩戒。
-
银监会:全力规范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行为
中国银监会29日表示,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抓紧规范银行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
-
租房市场调查:公寓办理居住证仍是大问题
日前,住建部等九部委选取广州、深圳、南京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地区。上海首批公开出让的两幅租赁住房用地成交,采取只租不售模式。北京也要求拿地企业自持租赁住房,只租不售。
-
多部门联合签署房地产失信责任主体惩戒备忘录 促诚信经营
记者日前从住建部获悉,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住建部等多部门近日联合签署《关于对房地产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旨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房地产领域相关主体依法诚信经营。
-
国务院督查组关注“公租房空置”问题 展开实地督查
公租房是大多数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径。而近年来,本是解决万千家庭住房难的公租房却屡屡出现空置问题。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督查人员在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地督查。
-
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多地加快推进户籍改革
在积极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无论是新一线城市,还是济南、厦门等二线城市,“抢人”步伐正在加快。只有加速“抢人”,才能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承担起京沪等一线城市的部分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
租购并举背后货币乘数变化:房企不再依赖银行信贷
种种迹象表明,住房租赁正由顶层设计转入实践探索,房地产行业进入大租赁时代。从去年开始,万科、龙湖、旭辉等房企开始布局长租公寓。租赁市场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后的红利”?
-
燕郊二手房均价跌了一万 炒房客资金成本陡升
时隔四个多月之后,记者重返燕郊发现,燕郊楼市跟年初比已是冰火两重天。
-
河泰山庄被诉延期交房 具体交房时间仍未知
7月30日,济南河泰山庄的多位业主向记者反映称,开发商在购房合同上明确承诺,今年6月30日向业主交房。
-
资金脱虚向实迹象显现:预计下半年房贷占比继续回落
近年来,金融市场资金空转和投机套利时有发生,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同时,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入房地产市场,也催生了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隐患。但诸多数据表明,当前资金“脱虚向实”的迹象逐步显现,实体经济回暖复苏态势逐渐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