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国与澳洲自由贸易协定交出了周年答卷。这一年来,搭乘着关税下降与中国中产崛起、消费升级的东风,澳洲的葡萄酒、奶制品、牛肉,保健品、龙虾等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除了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增强了企业投资的信心,中国企业纷纷在澳洲开启买买买模式,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对澳洲非金融类对外投资27.9亿美元,增长了73.3%。
农产品、保健品大幅增长
澳洲进口水果增长1倍
综合《北京晨报》和新华社消息,12月2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双边货物贸易结构得到优化,澳洲对中国铁矿石、铜矿砂、铝矿砂出口下降,而农产品、保健品等消费类产品大幅度增长,其中保健品增长超过9倍,新鲜水果增长将近1倍,葡萄酒增长33%。
对中国的消费者而言,这种影响也无处不在,通过超市、电商等平台,澳洲的牛肉、龙虾、水果等农产品汹涌地涌入。目前,澳洲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和鱼类进口产品供应国之一,其中中国已成为澳洲红酒最大的出口市场、继日本之后第二大乳制品出口国。澳洲还取代泰国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水果供应产地,中国已成为澳洲柑橘类产品最大进口市场,仅今年前9个月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进口新鲜芒果和樱桃的数量则相比去年产季增长一倍。
第三轮降税即将启动
葡萄酒、海鲜等关税比欧美低一半
拥有中国这个巨大市场,澳洲的生产商和出口商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而随着第三轮降税的启动,澳洲的出口商机更加凸显。
历经10年的谈判,2015年6月,中澳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洲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简称“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并宣布于同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当天,中澳两国进行了首轮降税,今年1月1日双方又实施了第二轮降税,关税削减幅度进一步扩大。而从2017年1月1日起,两国将启动第三次削减关税。届时,澳洲的葡萄酒、药物、坚果、冰淇淋、海鲜出口中国的关税将比其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美国、加拿大低近一半。
中国企业买买买
前9个月中国对澳洲投资增长73.3%
有了自贸协定的保驾护航,中国企业也开启了去澳洲买买买的节奏。根据中澳自贸协定,澳洲政府对中国私人投资的免审门槛从2.48亿澳元提升到与美国、新西兰投资同等的约10亿澳元。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对澳洲非金融类对外投资27.9亿美元,增长了73.3%。
12月15日,合生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以3.113亿澳元(约合15.9亿人民币)收购澳洲保健品牌Swisse剩余17%的股权。合生元在去年9月刚砸下13.89亿澳元(约合66亿元人民币)拿下Swisse83%的股权。为了实现完全控股Swisse,合生元累计投入了82亿元。
合生元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Swisse营收同比增长34.9%,增长至12.84亿元,在合生元总体营收中占比42.68%,保健品成为合生元所有产品中名副其实的“摇钱树”。“收购Swisse有考虑自贸协定的因素但更多是基于看好Swisse的内生增长”,合生元相关负责人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合生元只是一个缩影。新希望集团今年成功并购澳洲第3大知名保健品企业AustraliaNaturalCare,在这之前新希望集团及旗下公司整体已经投资数十亿在澳洲收购或入股多家公司。今年8月,澳优乳业发布公告宣称将以1.336亿元收购澳洲营养保健品公司NutritionCare。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酝酿并购澳洲最大的牛肉生产商宾得利,得利斯董事长郑思敏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澳洲有丰富的优质资源可以进入中国市场,未来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得利斯与澳洲宾得利公司的资产重组正在进行,并积极拓展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其他业务。”
面对中国奶粉新政
澳乳企仍看好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出台更严格奶粉新政,澳洲作为中国进口奶粉主要来源国开始受到影响,尽管如此不少澳洲乳企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依然看好这一市场。
中国自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对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实行注册管理,并严格限定申请人资质条件。这一新规被业界人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
受此影响,贝拉米等澳洲在华热销奶粉品牌出现业绩低于预期、公司股价下滑等现象,而澳洲乳业巨头迈高与美国儿童营养食品企业美赞臣于12月初也终止了双方的营养品战略供应联盟协议。迈高高层表示,由于中国市场监管法规的变化,早前构想的框架协议已不再适用。
澳洲农业和水资源部发言人文森特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过去1年中,该部同中国相关部门展开密切合作,协同对数个批次的不合规奶制品进行了调查。他表示,对澳洲的食品安全体系有信心,将同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密切合作,确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安全、高质且合规。
根据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文件,外国生产企业需对奶粉配方进行注册,提交包括产品研发报告和研发能力的证明报告以及证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报告,还需获得中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的证明材料,获得中国配方注册资格,以及满足其他相关条件,才能获准进入中国。这让很多只按照本国标准进行生产的澳洲对华出口乳企承受不小阻力。
而就澳洲某些媒体对中国奶粉新政的质疑声音,中国乳业分析师宋亮对记者说,新政策对国内外企业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奶粉必须符合中国标准。
根据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12月9日公布的最新名单,澳洲共有8家企业持有在华注册资格。其中,维爱佳(澳洲)乳业有限公司是澳洲最早从事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研发的乳企之一,在华销售的奶粉品牌包括维爱佳、安乐宝、坦图等多个品牌。
维爱佳乳品首席执行官坎宁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们在维多利亚州图拉地区的工厂成立于1893年,是澳洲历史最为悠久的乳制品工厂之一。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澳洲乳品企业,我们对产品品质有信心。我们是为数不多的通过了中澳两国相关监管机构多轮严苛审查的乳企,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按照业界最高标准生产、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结果和体现。”
坎宁安说:“我依旧看好中国市场,中国监管部门提高标准不是坏事,我们非常有信心继续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