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品房与保障房转换通道 去库存惠民生一箭双雕

2016-01-05 08:50: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摘要 ]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去库存压力。为加快房地产去库存,同时解决保障房供给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许多地方正在探索打通商品房与政策性住房通道,即政府不再建政策性住房,而是直接从开发商手中回购符合条件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显示,有5个省市被查出已建成的5.75万套保障性住房闲置。个别地区的保障房建成后,由于项目基础设施不完善达不到入住条件、符合条件的申请入住户数不足等原因形成闲置。

“政策性住房"遇冷",是供给侧出了问题,而不是老百姓没有需求。”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李学军说,政策性住房高空置率的尴尬背后,其实是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中“重建设轻规划、重数量轻质量、重完工轻分配、重建房轻产业配套”,最终导致保障房供给与百姓的需求不匹配。

目前,河南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水平,这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河南省不仅有加速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任务,也有解决大量农村转移人口住房保障问题的需求。

而问题是,通过政府自建的方式完成保障房供给任务的难度并不小。漯河市副市长刘国勤说,作为平原地区,漯河市受新增项目用地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限制,保障房建设本身就存在用地难的问题。而且,项目建设中还存在建设周期长、手续办理环节多、时间紧、任务重、资金支出慢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换一种思路,处于市场最前沿的商品房,在户型、面积、选址、配套等方面更能抓准百姓需求。打通商品房与保障房之间的通道,政府通过回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房,既能更好地满足住房保障需求,也能有效地消化房地产库存。”李学军说。

去库存和惠民生“一箭双雕”

漯河市阳光福园小区是漯河市政府2015年回购商品房的项目之一。小区项目负责人王预凯说,2014年最艰难的时候,售楼处里连续一两个星期一个看房的客户都没有。

2015年,漯河市以每平方米3800元的价格,购买了阳光福园小区两栋楼共计400套房子,作为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房。这些房子的市场价为每平方米4500元左右。“虽然一平方米便宜了几百块钱,但可以快速回笼资金,降低财务成本。”王预凯说。

漯河市房管局局长陈兴和算的是一笔更大的账。

“2015年我们的去库存任务是130万平方米,不打通通道,压力就会非常大。”陈兴和说,如果开发商的资金链断了,留下烂尾楼,损失的是老百姓,最终还得政府来买单。

记者了解到,阳光福园的两栋回购房,将用于安置距离小区不到一公里的源汇区南关村的棚户区改造住户。

声明:以上资讯中涉及到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
微信
更多分享
猜你感兴趣的新房